![](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索引号 | 640502011/2018-19069 | 文号 | 卫沙脱贫组办发〔2018〕27号 | 生成日期 | 2018-04-20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沙坡头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 责任部门 | 沙坡头区扶贫办 |
迎水桥镇,组织部、发展和改革局、民政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建设交通局、水务局、农牧林业科技局、审计局、扶贫开发办公室:
《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2018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卫市沙坡头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4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2018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脱贫富民战略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18〕33号)和区、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精准扶贫”的基本要求,坚持“精准扶贫,定期稳定脱贫”的原则,为实现“五通八有”标准,确保如期完成重点贫困村脱贫销号任务,结合南长滩村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南长滩村地处宁夏、甘肃两省三县交界,位于迎水桥镇西南部,四面环山靠河,距沙坡头城区91公里,村域面积195.4平方公里,因黄河黑山峡冲刷淤积形成狭长河滩地而得名。目前全村户籍人口340户1010人,辖6个自然队,有建档立卡户50户105人,低保户96户113人。经济收入主要以养殖业、劳务输出、传统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胡麻。该村地处偏僻、恬淡宁静的南长滩村拥有四个“宁夏第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宁夏黄河第一村、宁夏黄河第一渡、宁夏黄河第一漂。南长滩村群众姓氏多为拓姓,目前该村仍并保存有完整的西夏后裔家谱。2008年以来,南长滩村先后被国务院、自治区相关部门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区生态文明村”。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贫困村“五通八有”整村脱贫销号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南长滩村整体形象,吸引项目落地,同时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1、道路硬化项目:硬化上渡口至黑土湾公路(旅游线路)8.5公里,分解游客进出压力,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责任单位:区建设交通局
2、维修上渡口渡船:维修改造上渡口渡船1艘和更换渡河钢丝绳,确保群众和游客的安全出行。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3、架设移动网路基站:争取项目投资、政府补助,从长流水村安装移动网络专线66公里,解决无网络的问题。
责任单位:区扶贫办
4、危房危窑改造:完成64户群众D级危房改造,做到建新如旧、修旧如旧,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5、下渡口通水工程:建设泵房2间、架设供电线路,配备相应的供水设备,铺设管道200米,彻底解决多年来土地荒芜、无产出的现象。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6、巷道挡土墙加固维修项目:村庄巷道进行加固维修,提升村庄整体环境。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7、下沟口至南长滩村道路两侧坡道、砌护:宽辟、砌护下沟口引河边道路3公里,确保游客出行安全。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8、头道墩道路铺垫砂石料项目:头道墩3公里道路铺垫砂石料,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二)特色产业培育
9、渠道砌护:用U型板砌护3.6公里渠道,保证农田和梨园的正常浇灌。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10、旅游发展项目:为进一步夯实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依托南长滩村自然文化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现状,与宁夏沙坡头区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洽谈租赁拓跋寨由村集体经营,成立南长滩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融合管理服务、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体系,对南长滩村特色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打造,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以产业带动脱贫、以产业富民增收。
责任单位:宁夏沙坡头区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迎水桥镇
11、对全村166棵古梨树进行管理保护,每棵梨树施农家
肥1.5方,并喷洒农药。
责任单位:农牧林业科技局、迎水桥镇
(三)环境生态建设
12、配备特色垃圾箱:在村庄各处配备特色垃圾箱200个,
有效改善群众人居环境。
责任单位:迎水桥镇
(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13、村部维修:新建村部5间75㎡,使干部办公有场所,
党员活动有阵地,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
三、项目资金来源及金额
建设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环境生态建设、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项目实施坚持“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整体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有关部门项目资金,确保全面完成2018年整村推进脱贫销号任务。项目计划总投资2184.68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194万元,区县级财政配套资金72万元,行业部门资金1474.68万元,自筹资金436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贫困村“五通八有”整村脱贫销号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南长滩村整体形象,吸引项目落地,同时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计划投入资金2107.68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145万元,区县级财政配套资金72万元,行业部门资金1454.68万元,自筹资金436万元。
1、道路硬化项目:硬化上渡口至黑土湾公路(旅游线路)8.5公里,分解游客进出压力,提升景区接待能力,需资金922.68万元,资金全部为行业部门。
2、维修上渡口渡船:维修上渡口渡船和更换渡河钢丝绳,确保群众和游客的安全出行,需资金40万元,资金全部为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3、架设移动网路基站:争取项目投资、政府补助,从长流水村安装移动网络专线66公里,解决无网络的问题,需资金400万元,资金全部为行业部门。
4、危房危窑改造:完成64户群众D级危房改造,做到建新如旧、修旧如旧,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争取危房改造资金640万元,其中:行业部门资金132万元,区县级财政配套资金72万元,农户自筹资金436万元。
5、下渡口通水工程:建设泵房2间、架设供电线路,配备相应的供水设备,彻底解决多年来土地荒芜、无产出的现象,需资金资45万元,全部为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6、巷道挡土墙加固维修项目:加固维修村庄巷道挡土墙,提升村庄整体环境,需资金30万元,为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7、下沟口至南长滩村道路两侧坡道、砌护项目:宽辟、砌护下沟口引河边道路,确保游客出行安全,需资金20万元,全部为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8、头道墩道路铺垫砂石料项目:铺垫维修头道墩3公里道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需资金10万元,全部为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二)特色产业培育
计划投入资金44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36万元,行业部门资金8万元。
9、渠道砌护:用U型板砌护3.6公里渠道,保证农田和梨园的正常浇灌,需资金36万元,全部为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10、旅游发展项目:为进一步夯实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依托南长滩村自然文化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现状,与宁夏沙坡头区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洽谈租赁拓跋寨由村集体经营,成立南长滩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融合管理服务、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体系,对南长滩村特色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打造,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以产业带动脱贫、以产业富民增收。
11、对全村166棵古梨树进行管理保护,每棵梨树施农家肥1.5方,每方130元,并喷洒农药,共需资金8万元,资金全部为行业部门。
(三)环境生态建设
12、在村庄各处配备特色垃圾箱200个,有效改善群众人居环境,需资金13万元,全部为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13、新建村部5间75㎡,使干部办公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需资金20万元,全部为行业部门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市(县)统筹、乡镇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共同推进”的管理体制,相关部门、乡镇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联动机制;扶贫办要以组织协调、指导服务为重点,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协调,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由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成立协调小组,全面负责2018年整村推进项目的落实。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对接工作,配合区委督查室督促检查,组织验收等工作。迎水桥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本镇整村推进项目的组织实施,落实扶持户及帮扶责任人,细化到村到户具体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抓好工作落实,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下达到各乡镇,迎水桥镇镇要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强化资金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专账报账核算,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要严格执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实施意见》,坚持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扩大公告公示内容和范围,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强化监督监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使用安全。对切块下达到各乡镇的扶贫资金,实施过程中出现结余的部分,需经政府专题会议讨论后整合用于本村的其它项目,但一律不得用于扶贫工作之外的项目,一律不得挪用挤占,不得用于其它村。
(三)跟踪服务,提升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乡镇实行镇长负责制,认真抓好各项工程建设任务,确保项目建设内容全面完成,建设质量达标,项目资料完整,资金管理规范。项目实施后,由区扶贫办会同相关部门联合验收,重点审查建设内容是否全面完成、建设质量是否达标、项目资料是否完整,验收结论将作为年终扶贫奖补资金的主要依据。对质量不达标、建设内容未完成的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对项目资料不完整、资金管理使用混乱者将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项目建成后,镇、村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后续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户的后续管理服务和实用技术培训,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2、2018年度中卫市沙坡头区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投入预算表(南长滩村)
来源: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