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中卫脱贫攻坚多轮驱动步履铿锵

    信息发布者:南长滩小拓
    2018-03-03 11:43:35   转载

    南长滩http://www.756918.nync.com

    BB16D551-F3A0-42EC-814E-38321BA02502.jpeg


      发展特色产业培元固本,聚集“有土”增收新动能。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素质,谱写“离土”致富新篇章。

      近年来,中卫市实施以特色种植业为主的“有土”扶贫和以劳务输出、旅游带动为主的“离土”扶贫多轮驱动工作方略,扶贫攻坚步履大步迈进。

      “有土”产业奔“钱”程

      春节期间,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乡米粮川村村民在满满的获得感中谈变化,议发展。

      米粮川的村民是从十年九旱、不适宜生产生活的海原县蒿川乡搬迁而来。初来乍到,“土地是生的,水渠是干的。”因此,村上的耕地多数撂荒。

      “搬出大山就是为了脱贫致富,如何破题?”增收项目的选择像一块石头,压在群众心头,摆在相关部门案头。

      经过认真分析论证,县乡政府和相关部门为该村确定了发展硒砂瓜产业的增收之路。

      通过几年的群众苦干,部门苦帮,瓜蛋蛋成了致富的“金蛋蛋”。

      村支书田申扳指细数几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的支持。

      2013年,中卫市安排160万元,帮助村民发展硒砂瓜1000亩。

      2015年,中卫市投资120万元,用于荒山土地整理并压砂,新增压砂瓜田500亩。

      2017年,中卫市投资248万元,对村上含碱量较大的瓜田以覆压黄土、撒施有机肥,然后压砂的方法进行改良。

      目前,该村硒砂瓜种植面积达3300多亩。2016年硒砂瓜喜逢好年景,全村硒砂瓜产业收入350万元。从事硒砂瓜种植的农户中,收入5万元以上的25户,10万元以上的7户。村民田兴德种植硒砂瓜200亩,收入26万元。村民田新平凭借硒砂瓜产业,家里先后买回三轮车、四轮农用车和小汽车,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田新平说:“要不是政府关怀帮助,生活哪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2017年,米粮川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200元增长到4300元。

      “数字是最有力的说明,我们村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田申感慨。截至2017年底,米粮川村90户建档立卡户,已有86户脱贫销号。

      米粮川村的发展历程是中卫市众多贫困村与贫困抗争、脱贫致富的缩影。

      中卫市按照“1+5”农业主导产业和“四区七带”产业规划布局,结合贫困乡(镇)、村实际情况,培植了各具特色的优势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兴仁-徐套-喊叫水、西安-树台、史店-曹洼-九彩草畜产业带;西安-树台-关庄-红羊、曹洼-九彩-李俊等马铃薯产业带;香山-兴仁、喊叫水-徐套硒砂瓜产业带;以及以清水河流域及兴仁为主的枸杞产业带和以南山台为核心的经果林产业带等优势特色产业,确保支柱产业覆盖80%的贫困人口。

      “离土”创业天地宽

      海原县李旺镇李旺村建档立卡户虎志海自从拿上大型货车驾驶证后,就被人雇请当司机,全国各地跑个不停。

      “管吃管喝,月工资5000多元。”虎志海很满足。

      李旺村素有从事大车运输传统,看着其他村民握着方向盘挣票子,虎志海眼馋。但是,六七千元的培训费,让他几次打消学习念头。去年,中卫市针对贫困户实施的补助培训费优惠政策,圆了他的驾车梦。

      如何冲破贫困群众增收的“天花板”?中卫市发挥企业用工岗位多、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等优势,瞄准以务工、创业、服务业等为主的“无土”产业,推动贫困群众进城镇、入企业、搞经营,弥补经营性和工资收入“短板”。中卫市以“见证补助”方式,鼓励群众学习电焊、瓦工、特种机械操作等技能,补助企业举办量身订制、“无缝对接”的技能培训。对家庭贫困的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给予3万至50万元贴息贷款。当年新招贫困群众人数达职工总数30%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享受200万元以内贴息贷款。

      中卫市把原来享受公租房需要在城镇就业两年的全国通行标准减少为一年,并确保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率先在全区对考入或正在就读本科、研究生的特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学年提供5000元资助。

      家住沙坡头区宣和镇曹山村的张本科,由于父亲长期有病,家庭贫困。2016年,张本科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5000元资助金减轻了学费压力,更让我坚定了读研的信心。”张本科说。今年,张本科即将毕业,与一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年薪10万元左右。

      2017年,中卫市有2755名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享受贫困群众“离土”脱贫扶持政策。

      中卫市挖掘民俗资源,在“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南长滩村建设民俗村,打造百年梨园,吸引大量游客来此寻踪探秘,原来不被看好的土鸡、大枣、软梨都成了“香饽饽”,给这个原本因为偏僻而贫穷的村落带来可观收入;投入1000多万元,在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建设占地60多亩,集手工作坊、商业街区、休闲客栈为一体的民族风情苑,拓宽移民群众致富门路。

      中卫市筹集5000多万元作为精准脱贫贷款担保基金,以1比10的比例撬动银行资金,由政府贴息扶持贫困群众投身创业,让“无土”产业成为脱贫致富换档提速的新引擎。

      2017年,中卫市实现41个重点贫困村脱贫销号,39300人脱贫。(记者 龚其云 冯涛)



    来源:宁夏日报 转自:新华网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